哪些人不受劳动法保护 哪些人不具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资格

bj03 2025-08-30 法律知识

哪些人不具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资格

1、违法转包的情形——违法转包关系中,转承包人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转承包人聘用的职工因工伤亡时,由转包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2、条【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法律咨询顾问地区:四川-成都不具有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大体有四类,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精神病患者,行为自由被剥夺者或受到特定限制者。劳动者的主体资格是劳动法规定的公民成为劳动者应当具备的条件。它包括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两个方面。

4、疾病的限制。各种岗位的职工都不得患有本岗位所禁忌或不宜的特定疾病;残疾人只能从事与其残疾状况相适应的职业;女职工、未成年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后要确定是否丧失健康条件。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因工或因病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导致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或解除。

5、记者采访得知,目前不受劳动合同法保护的行业中,以保姆、保险推销员、学生兼职、退休返聘和协议承包人尤为典型。保姆行业,属于非典型劳动关系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1500万名保姆,占整个农民工的十分之一以上。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关于保姆行业签订劳动合同的状况一直都不理想。

6、冯某不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投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村委会没有进行工商登记、主体不存为由不予受理。后冯某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过审理认为,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具有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驳回了冯某的诉讼请求。

7、文艺、体育和特种单位工艺中,未满16岁的劳动者,拥有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达到退休年龄的自然人。

8、胡克金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28号)裁判要点: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包工头),违法用工且拒不支付劳动者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应当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追究刑事责任。

9、法律层面上,雇主无法成为劳动法意义上的用人单位,“这并不是说保姆不受法律保护。是雇主和保姆双方直接商谈的,那么保姆的权益可以按照民法来操作。当事人可以以侵权、合同违约案由,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保险推销行业属于委托代理关系保险推销行业的人事制度是“代理制”,而非雇员制。

免责声明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