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关于伪证罪的司法解释最新(两高关于伪证罪的司法解释)

bj03 2025-09-20 法律知识

两高关于伪证罪的司法解释

1、伪证罪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刑法》第三百零五条【伪证罪】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我国尚未出台关于伪证罪的司法解释,对伪证罪的规定主要是《刑法》第305条。【伪证罪】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伪证罪司法解释【刑法条文】第三百零五条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伪证罪,是指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804点赞13W阅读举报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

5、两高关于伪证罪的司法解释所谓伪证行为,是指行为人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构成本罪,行为人的伪证行为必须发生刑事诉讼过程中,即发生侦查、起诉、审判的整个过程。

6、《解释》分别于年1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32次会议、年6月13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将于年10月1日起施行。民商事审判领域中的虚假诉讼现象呈现多发态势。虚假诉讼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损害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7、伪证罪,是指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1979年《刑法》第148条对本罪作了规定,1997年《刑法》第305条保留相关规定。

8、伪证行为往往民事诉讼活动中高发,涉及证人出庭作证故意进行虚假陈述。我国,虽然《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行为可以予以罚款、拘留或构成刑事犯罪,但并未明确规定证人民事诉讼中故意作伪证应负的刑事责任。

免责声明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上一篇:司法考试通过率多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