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有哪些_夫妻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bj03 2025-08-01 法律知识

夫妻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1、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财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财产时,各自分别管理、使用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双方所分财产相差悬殊的,差额部分,由多得财产的一方以与差额相当的财产抵偿另一方。

2、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商分割,当事人无法达成协商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3、夫妻财产所有权的取得时间,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即合法婚姻从领取结婚证之日起到配偶一方死亡或离婚判决未生效的期间,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财产的来源,包括夫妻双方或一方所得的财产,但另有约定或法律另有规定属于个人特有财产的除外。

4、以往,我国对婚内夫妻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处于空白状态。但《物权法》中规定,共同共有人可以以“共有基础丧失”和“有重大理由“两种情况,对共同共有财产予以分割。该立法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创新,为我国婚内夫妻共有财产分割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5、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因这种约定是口头的,具有不确定性,极易发生纠纷,所以法律规定,该约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6、分割夫妻财产的原则有:分割夫妻财产的原则有:男女平原则:男女平原则共同财产分割上同样适应。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不得侵害女方和子女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考虑到保护无过错方的利益。有利于生产和方便生活的原则。

免责声明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