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终本”后,法院对被执行人采取的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强制措施仍然有效。终结本次执行后五年内,最高院系统会自动对被执行人名下财产定期查询,若发现财产会主动恢复执行。申请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也可随时申请恢复执行。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相关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协议生效后,王某某仍未履行付款义务,周某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依法向被执行人王某某电子送达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法律文书,多次通过电话联系沟通,督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王某某一直称外地,回来会及时还款,但是却未履行“承诺”。
4、这起也凸显了我国民间借贷纠纷处理方面依然存的问题。借贷纠纷常常因为执行难而陷入僵局,债务人采取各种手段逃避法律责任,给债权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有网友呼吁法律界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于债务人的追索力度,使得债务人不敢逃避法律责任,维护社会的公平与秩序。
5、民事纠纷中,一方没有能力支付判决的赔偿或履行义务,面临以下后果:被强制执行:对方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会对你的财产进行搜查和扣押。这导致你失去一些财产,如房产、汽车。被拘留:某些情况下,你拒绝执行法院判决或无法支付债务,你被拘留一段时间。
6、也导致执行的终结。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裁定不予执行,或者案件被转交给其他法院执行,原执行法院就会终结执行。强制执行中止或终结是因为申请人、被执行人、标的物或法律程序多种导致的。对于司法实践而言,及时解决执行中的问题,确保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是至关重要的。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