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也为阜阳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交通、通信、能源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提高了城市的承载能力,也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项目落地。阜阳这次的数据猛涨和首次反超,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2、合肥稳坐榜首,展现强劲实力安徽省的省会合肥再次证明了其强大的经济实力。2024年的前六个月,合肥的财政收入高达508亿元,位居全省之首。这样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合肥是安徽的重要支柱,拥有全省的教育、医疗和科研资源。
3、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市场消费稳定增长、财政金融总体平稳、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翻开一季度阜阳经济成绩单,“稳”是突出的关键词。先看农业,农稳粮丰天下安。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9亿元,同比增长6%。
4、“线上”经济发展迅猛,全年限额以上商贸单位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增长1%。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4%、69%。农业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469万亩,比上年增加5万亩。油料种植面积42万亩,增加9万亩。
5、近10年,阜阳GDP全国地级市中排名上升74位,居十大发展快的城市第2位,稳居安徽第4位。先进制造业、城市基础设施领域上榜全国百强,连续3年入选全国数字城市、数字经济“双百强”。
6、阜阳一直是安徽的人口大市,更是省内主要外出务工的城市。很长时间内,似乎除了人口多,阜阳也没啥好秀的成绩,不仅经济总量“灰不溜秋”,人均收入更属全省垫底行列。而且直到年,阜阳城镇化率仅为462%,是全省城镇化率的三个地级市之一。
7、濉溪经济开发区,安徽中基电池箔科技有限公司的8条铝箔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来自宁德时代、欣旺达、国轩高科头部电池企业的订单。年,企业实现产值17亿元。淮北高新区的安徽国轩象铝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动力电池新型铝合金箱体生产线上忙碌。
8、具体到安徽,尽管年芜湖GDP超过4500亿,但仍仅是合肥的不到40%。而沿海省份格局则截然不同,除了省会,省内往往还有一座经济实力强劲的“双子星”城市,广东有深圳、广州;江苏有苏州、南京;山东有青岛、济南;浙江有杭州、宁波;福建有厦门、福州。
9、徐州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近年来的经济发展还算不错,年GDP近8900亿元,很快成为万亿城市。徐州的发展得益于产业转型和升级,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了进展。但从人均支配收入来看,徐州的17636元仍然远低于苏南地区,目前排第26位。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