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 法律规定

bj03 2025-06-11 法律知识

一、加班费计算基数规定

加班费计算基 数是指用于计算劳动者加班费的工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 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 酬……。

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职工工资数额的,而该工资数额又与实际发放额相一致的,就应当以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基数应包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275÷8小时×加班时数×300% 双休日加班可由企业安排调休,不能调休的才支付加班费。 加班费计算基数 加班费的计算基数主要都由各地的《工资支付管理办法》规定,每个地方的标准和裁判口径不同。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内容,确定加班费基数首先需要基于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约定,如果没有约定的,才根据劳动者本人上一个月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发工资总额作为计算基数。

第十三条执行第十二条关于支付加班工资的规定时,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企业可自主确实,但不得低于我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加班工资和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正常出勤月工资,不包括年终奖,上下班交通补贴、工作餐补贴、住房补贴,中夜班津贴、夏季高温津贴、加班工资等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新劳动法对加班费基数的规定: 如果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或者合同约定不明确时,应当以实际工资作为加班费的计算基数。 如果劳动合同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的计算基数。

二、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法律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职工工资数额的,而该工资数额又与实际发放额相一致的,就应当以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基数应包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等所有工资项目。

加班费计算基数是指用于计算劳动者加班费的工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法律规定是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

计算加班费的工资基数法律规定:应当以工资总额除以当月工作时间的小时数为基数,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计算加班费。

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法律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职工工资数额的,而该工资数额又与实际发放额相一致的,就应当以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基数应包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等所有工资项目。

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法律规定是什么?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法律规定是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

公司应当按钟丽玉实际发放的工资作为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 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如果劳动者的实际工资高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标准,且用人单位已经实际支付,应当视为双方已经变更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

加班费计算基数是指用于计算劳动者加班费的工资标准。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原则上可以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工资标准确定。法律依据: 加班费计算基数是指用于计算劳动者加班费的工资标准。

三、员工加班费计算基数如何确定

第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职工工资数额的,而该工资数额又与实际发放额相一致的,就应当以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基数应包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 等所有工资项目。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对月工资有约定的,加班工资基数应按双方约定的正常工作时间的月工资来确定;如双方对月工资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应按《劳动合同法》第18条规定来确定正常工作时间的月工资,并以确定的工资数额作为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

加班工资和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按以下原则确定: 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月工资有明确约定的,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月工资确定;实际履行与劳动合同约定不一致的,按实际履行的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月工资确定。

加班费的计算基数按照以下顺序,共有三种确定方式: 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加班工资的基数按照以下的方式确定: 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执行。 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的约定执行。 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确定。

标准工时制的加班费计算公式如下: 平时(超过8小时)加班费=月工资标准/275/8小时加班时数150%。 双休日加班费=月工资标准/275/8小时加班时数200%。

加班费计算基数的规定 关于“加班费计算基数”的法律规定。加班费计算基数是指用于计算劳动者加班费的工资标准。

劳动者都知道工作日加班5倍工资、休息日2倍、法定节假日3倍,但是一到具体计算就犯迷糊,只知道倍数,却不知道计算基数。

四、新劳动法加班费基数要怎么确定

1、加班费的计算基数低于当地当年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以日、时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2、第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用人单位,当综合计算周期为季度或年度时,应将综合周期内的月平均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

3、法律上对加班费是这么规定的:如果安排劳动者在每天8小时之外延长工作时间的,就应该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支付加班费,即加班费不低于150%的工资。那么加班费到底有哪些具体规定呢,本小编为大家整理出以下内容。

4、劳动法加班费规定: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5、劳动法的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的,一般需要按照其员工的基本工资来进行计算,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有约定加班费的计算基数的,就先按照约定来计算,没有约定的则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加班工资基数来确定,合同没有约定的,按员工的基本工资来确定。

6、因此,对于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劳动者,如果在“五一”等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费应当以不低于日工资基数的3倍支付加班工资,而在5月2日、3日加班应当以公休日加班的标准给予双倍支付工资。

五、计算加班费的工资基数的法律规定

1、关于具体的加班工资标准国家法律是这样规定的: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根据相关法规,用人单位在此期间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3、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职工工资数额的,而该工资数额又与实际发放额相一致的,就应当以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基数应包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等所有工资项目。

4、标准工时制的加班费计算公式如下: 平时(超过8小时)加班费=月工资标准/275/8小时加班时数150%。 双休日加班费=月工资标准/275/8小时加班时数200%。

5、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法律规定是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

6、第十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支付工资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达成的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应当认定有效。

免责声明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