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主要涉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具体应用和解释。最高人民法院不同时间对该司法解释进行了多次修订。最初的版本是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并于2015年2月4日起施行。此后,该司法解释经历了几次修订。
2、条,当事人申请诉前保全后没有法定期间起诉或者申请仲裁,给被申请人、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引起的诉讼,由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申请诉前保全后法定期间内起诉或者申请仲裁,被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因保全受到损失提起的诉讼,由受理起诉的人民法院或者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管辖。
3、新民诉法解释对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明确的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来条文最多、篇幅最长的司法解释,也是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中适用最为广泛的司法解释。为确保正确、严格适用新解释,近日来,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天萍率先组织民二庭、民三庭干警认真学习《民诉法司法解释》。
4、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指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广义上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
5、为正确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第一条因生命、身体、健康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6、能不开庭的二审就别开庭了,大家交书面材料吧;能调解的就调解了,法院给你确认;核心就一个意思∶法院人手不够,案件又多,先这样弄吧,你们也多体谅一下。
7、按照最高人民法院修改后民事诉讼法贯彻实施小组的工作安排,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解释》)对于2012年修改后民事诉讼法中有关证据制度内容的司法解释,只作原则性规定,操作性规定由新的民事证据司法解释完成。
8、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66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决定》(法释〔〕11号,以下简称《决定》),自年4月10日起施行。
9、7月14日上午,辽宁省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鞍山法院讲坛”,邀请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民诉研究所教授邱星美作《新民诉法司法解释》的专题报告。参加此次报告会的有两级法院班子成员及部分干警,市人大、市政协、市委党校、铁东区人大、市律师协会部门也派员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10、此司法解释共552条,几乎是《民事诉讼法》条文的两倍,史上最长司法解释,它还是史上参与起草部门最广、参与起草人数最多的司法解释。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