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

bj03 2025-07-23 法律知识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

1、成本法和权益法是长期股权投资的两种核算方法,两者的主要区别于何种情况下使用,以及核算方法的不同。成本法适用于无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情况下的长期股权投资,而权益法适用于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情况。

2、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概念不同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的实际成本计价的方法。该方法要求当企业增加对外长期投资时才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3、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主要于:适用的范围不同、核算的方法不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成本法的适用范围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4、权益法适用的范围共同控制;重大影响。两种方法的比较: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投资成本,受资企业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不做调整。权益法注重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只要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了,投资企业也随之进行调整。

5、区别适用范围一是成本法是两头,权益法是中间。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占股20%?50%。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50%以上)。二是对“四无”企业,“四无”企业,即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6、成本法:即通过对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处置,获得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并将该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的方法。两种方法下对被投资单位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分别采用相应的会计政策,不得相互代替。

7、成本法和权益法是会计中两种不同的核算方法,它们处理投资和被投资企业的关系上有着显著的区别。成本法是一种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核算方法,它侧重于对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成本法下,当投资企业购买被投资企业的股票时,被投资企业的股票就被视为一种金融资产,其价值于购买时支付的金额。

8、成本法与权益法的主要区别于,它们各自的适用的范围不同,合算及处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区别之一权益法和成本法的适用范围不同。从具体的适用场景上来看,权益法所适应的是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情况下,这些企业占股的比重20%到50%。

9、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判断成本法核算还是权益法核算主要有两条途径,第一条是题目给出企业对于被投资企业的影响:成本法:投资方对被投资方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应该采用成本法;投资方能够控制被投资方,也应该采用成本法;权益法:投资方对于被投资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应该用权益法。

免责声明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