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和“法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立法权限和法律效力各有不同,不可混淆。“法律”,我国,是专门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均以“法”字配称。“法规”是法律效力相对低于宪法和法律的规范性文件。
2、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地的市和其他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3、范围不同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三个的范围不一样,法律法规范围最大,包含了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是单独的。制定人不同法律法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行政法规则是国务院制定,而部门规章是适用于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这些部门自己发布的。
4、行政法规和法律的区别主要制定机关的不同,以及效力和适用对象的不同。其中制定机关的不同主要是指,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而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则分别是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行政法规和法律的区别主要制定机关的不同,以及效力和适用对象的不同。
5、法规和行政法规的区别如下:范围不同法律法规、行政法规的范围不一样,法律法规范围最大,包含了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行政法规是单独的。制定人不同法律法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行政法规则是国务院制定。
6、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的区别是什么制定主体不同: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地方性法规由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效力不同: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法规,地方法规不得与行政法规相抵触。适用范围不同:行政法规适用于全国范围,地方法规只本行政区域内有效。
7、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的区别包括制定主体不同,效力不同,适用范围不同。行政法规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程序性规范与实体性规范共存;数量多、内容广泛丰富,覆盖范围广。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区别制定主体不同: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地方性法规由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