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院强制执行到期了,被执行人可以以此理由进行抗辩,权利人将无法继续申请执行。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2、申请人可以向法院提供被申请人的财产线索,让法院强制执行其财产,来偿还债务;被执行人有能力还钱但不由采取其它执行措施,包括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的,可由法院暂时中止执行,但之后申请执行人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具有可执行财产都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3、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后,法院可以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逾期被申请执行人仍不履行法院判决,法院可以依法查封、扣押、冻结、处分被执行人的财产;无财产可供执行的,也可以由法院采取限制高消费、加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执行措施,以促使被执行人自觉早日履行生效法律文书。
4、人民法院将对被执行人穷尽强制措施,被执行人暂无执行能力。人民法院将会裁定“中止执行“或“终结本次执行“。其目的则是“中断“执行时效,保留执行期间。假以时日,被执行人经济状况有所好转。申请执行人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恢复执行”。
5、申请强制执行确实存时效性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这段时间内权利人未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面临申请执行时效过期的问题。但是,即使申请执行时效过期,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一些应对措施:时效中断存法定事由,申请执行时效可以中断,中断后时效将重新计算。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41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