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保候审后被判刑的刑期计算,是从判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它并不代表案件的终结,也不代表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无罪。判决生效之后,被告被判处实刑,那么刑期就从判决生效的那一天开始算起。
2、取保候审期间又犯罪的,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涉及到对法律秩序的严重挑战和对司法程序的不尊重。这种情况下,被取保候审人应当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和处罚,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秩序。对于取保候审期间又犯罪的被取保候审人,应当立即取消其取保候审资格,并立即予以逮捕。
3、计算判决生效后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起算时间问题。一审判决一方当事人“于判决生效后七日内”按照市场利率支付利息,并判决“如未按照判决指定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二审维持原判。
4、关于帮信罪取保后的判决,这完全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犯罪情节的轻重、造成的社会危害、嫌疑人的认罪态度、是否退赃及赔偿受害人损失。我国刑法对帮信罪的规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被判有罪,刑期不会超过三年,且伴有罚金。
5、缓刑期间没有再次犯罪或者违反相关规定,那么原判的两年有期徒刑就不再执行。此期间再次犯罪,就会撤销缓刑,执行原判的两年有期徒刑。你已经被判二缓三,但缓刑期内又犯了法,那么你就会被取消缓刑资格,立即执行原判的两年有期徒刑。
6、《人民司法·案例》:审判阶段当庭认罪认罚的处置程序及认罪认罚后又上诉的处理李长明,北京资深律师,专注刑事辩护37年。裁判要旨被告人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没有认罪认罚,但当庭表示认罪认罚的,法院可以启动认罪认罚程序,就定罪和量刑听取控辩双方意见。
7、取保候审后判实刑,刑期计算取保候审后被判处实刑的,不影响刑期的计算,取保候审不能折抵刑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
8、取保候审被判实刑后什么时候执行被判实刑的,判决和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