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孝:主要指得是不孝顺公婆,传统礼法中,忠孝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女子出嫁后,丈夫的父母一定程度上是要比自己的亲生父母更为重要,所以对公婆不孝顺,不能照顾好公婆,或者说不能对公婆做到言听计从,就很有触发七出的规定,这也是古代专制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2、以上,“七出”、“三不去”电视剧演绎的比较符合原意,而“义绝”则是与法律规定相去甚远。电视剧里把“义绝”演绎成了夫妻约定恩断义绝的行为,法律明确约定了“义绝”的适用条件,唐代以来,“义绝”是被法律确定为必须离婚的罪行。
3、婚姻中女人犯了“七出”,七去(也称七弃)是中国古代的“婚姻法”、礼制和习俗中,规定的夫妻离婚时,所具备的七种条件,当妻子符合其中一种条件时,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即离婚)。这七条标准,是根据封建社会“三纲五常”为基础,而制定的标准。
4、古代的离婚仪式遵循的是七出三不去。七出指的是女子犯了以下任意一种情形,丈夫或者公婆就可以休弃,这是单方面解除婚约。一,无子;二,淫佚;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乱嚼舌根);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这些就比较好理解了。还有以下的三种情况是即使是犯了七出的也是不允许休妻的。
5、“七出”与“三不去”:不是想离就能离中国古代的离婚制度里,最典型的离婚方式就是出妻。出妻,又称休妻,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一纸休书”式离婚,这类离婚里,女方没有任何话语权。但男性想要出妻也不是那么简单,只有满足以下七个条件之一,男性才有理由出妻。这七个条件也被称为“七出”。
6、不去一定程度上对妇女的权利稍稍有所保障。第二种离婚的形式叫做“义绝”。恩断才会义绝,义绝是婚姻中出现的一种极端现象,唐律中首次规定,夫妻中任何一方殴打、伤害、杀死另一方的家属的,两人必须离婚。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