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婚假的有效期是多久_劳动法对婚假的规定是什么婚假工资如何计算呢

bj03 2025-10-11 法律知识

劳动法对婚假的规定是什么婚假工资如何计算呢

1、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依法登记结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10天;符合政策生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女方增加产假60天,男方享受护理假15天,3周岁以下婴幼儿的父母双方每年享受育儿假各10天;接受节育手术的,按照规定享受休假。

2、根据《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的规定,婚假期间的工资应当按这样的原则确定: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3、婚假工资规定——二婚婚假规定二婚婚假,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再婚者与初婚者一样,均应享受婚假待遇。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职工享受三天的婚假。

4、新劳动法婚假规定就这一条,所谓法定,就根据根据《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结婚时男女双方不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5、根据《民法典》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初婚男女可享受3天法定婚假;晚婚者可享受15天晚婚假(包含3天法定婚假)。那么,婚假期间工资怎样计算呢?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劳动者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6、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职工要是向用人单位请婚假的,婚假是1-3天,也就是做法是最长给予3天的婚假。而请婚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工的福利待遇,也需要支付职工相应的工资报酬。而不能以职工请婚假为由,扣发其工资。

7、婚假从开始婚假之日起计算,满15天就算婚假休完,按劳动人事有关休假规定“假中不除假”,所以休假中遇双休日或法定节日,不累计也不顺延计算假日。按照《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第六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适逢星期星期日,应当工作日补假。

8、法律主观:产假婚假扣除正常工资的30%,劳动者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9、根据《民法典》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初婚男女可享受3天法定婚假;晚婚者可享受15天晚婚假(包含3天法定婚假)。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劳动者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婚假期间,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均不受影响。

10、婚假工资如何计算单位制度不能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违背对于婚假和婚假期间的工资结算,不少单位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国家也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与之相违背,那么这个规则制度就是违法无效的。

免责声明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