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几个月做伤残鉴定

bj03 2025-09-09 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几个月做伤残鉴定

1、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三个月之后可以提出做伤残鉴定。对于骨头损伤,应三个月后进行伤残鉴定;而对于神经损伤,应六个月后进行伤残鉴定。伤残鉴定应当由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依据的法律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九条。

2、情况下,受伤较轻,出院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伤情稳定,大约受伤后的个月就可以进行伤残鉴定。但受伤较为严重,比如存骨折且进行了内固定手术,那么需要内固定取出并且伤情稳定后,是受伤后的个月申请伤残鉴定。不同的伤情对应的最佳鉴定时间有所差异。

3、《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确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超过三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4、个人意见(理由和依据):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的级。故伤残鉴定应待治疗终结,是出院后三个月,若伤情稳定可以提前根据医疗机构的建议向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级。

5、大多数人事故发生后3到6个月进行伤残鉴定,法定鉴定时间是治疗结束后。伤残的鉴定要到临床治疗结果稳定后,而脑损伤、神经功能或四肢长骨骨折的伤残则需要更长时间,最长可达6个月以上。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所需材料残疾评估申请表。需提供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和CT、x光片的诊断报告。

6、对于损伤导致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委托伤残鉴定的时间不宜过早,过早鉴定极易导致伤残鉴定级低于实际级,不利于受害人获得合法赔偿。常见的有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损害、视听功能障碍、关节功能障碍、毁容交通事故损伤。

免责声明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