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方面的问题有关交通肇事逃逸罪认定。

bj03 2025-09-04 法律知识

法律方面的问题有关交通肇事逃逸罪认定。

1、发生1次死亡3人以上或者有重大影响的交通事故,应当立即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涉及营运车辆的,同时通知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第十一条当事人未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当事人应当提出请求后10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交通事故证据。

2、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严惩,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3、对摩托车驾驶员处理意见有:一是认为以间接故意杀人定罪处罚;二是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而量刑幅度上一是以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处罚,二是以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4、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5、近日,天津市交管局出台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定性标准,“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6、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认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解释》中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至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指的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形,是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前提条件。

7、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是怎样认定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解释》中“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至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指的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形,是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前提条件。

免责声明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