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假一赔十的法律效力(食品欺诈赔偿假一赔十)

bj03 2025-08-01 法律知识

食品欺诈赔偿假一赔十

1、本次发布的张某诉上海某生鲜食品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中,张某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关于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1000元的按1000元赔偿的规定,故意对46枚刚过保质期的咸鸭蛋分46次结算,以达到高额索赔的目的。

2、最终,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判决超市赔偿小张所支出的医疗费1252元、牛奶货款5元,并支付赔偿金1000元。法官提示,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品的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3、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该法确立了“退一赔十”的惩罚性赔偿规则。

4、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了要求赔偿损失外,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5、要看假茅台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以及消费者是否受到了损害。有的假茅台酒体本身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可以饮用的,只是不是茅台酒。这时就只能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欺诈的退一赔三规定,不能适用食品安全法关于退一赔十的规定。案例链接:原告被告商行购买了6瓶茅台酒,支付货款14400元。

6、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第十五条,购买者明知商品存质量问题为了打假“知假买假”,仍有权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但仅消费者有权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赔偿金。本案中,李某并非消费者,无权请求十倍赔偿金。

免责声明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