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个公认的说法: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抽干了道德内涵的法律,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违背常情常理的判决,注定是无法被人们接受的。刘鑫案一审判决之所以赢得称赞,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该案判决说理充分,契合了惩恶扬善的法律价值,体现了法律的人文关怀。
2、案例价值:“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仁爱是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以礼待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恃强凌弱的霸凌行为既触碰了法律底线,也违背了伦理道德。改善社会风气从教育入手,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引导其修身立己,与人为善。
3、莫贪小利益远离帮信罪·基本案情·唐某与张某系彝良某小区邻居,年1月某天晚上,唐某告诉张某帮他借几张银行卡用来收外面的工程款,钱取出来后,每张卡给1400元的报酬。张某见有利可图,不仅将自己的4张银行卡借出,还主动帮唐某收集10张银行卡。
4、大典型案例是海东市年4月以来发生法律效力、广受社会关注的案例,涵盖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多个审判执行领域,从不同方面体现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导向及准则,记者通过采访办案法官解读每一起“小案件”中蕴含的“大道理”。
5、近日消息,福建的陈依伯路过菜地,花了125元买下70斤芹菜,并将芹菜转手卖出获利14元。然而芹菜抽检不合格,陈依伯被当地市监部门罚款十万元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起事件让我们再次反思了法律与道德的微妙平衡,以及我们处理类似问题时应如何权衡这两者的关系。
6、戴姐,名叫戴爱珍,是翔安区检察院未检室(未成年人案件监察室)负责人,以她为原型的“听戴姐姐说法”是翔安区青少年普法的特色品牌。2012年,她还被评为“福建好人”。虽然早就听闻了不少戴姐的先进事迹,但与她正式接触,是源于防性侵普法活动的合作。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