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农民工工资适用哪些法律法规呢?拖欠农民工工资适用哪些法律法规!

bj03 2025-07-12 法律知识

拖欠农民工工资适用哪些法律法规

1、条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招用农民工,农民工已经付出劳动而未获得工资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执行。第十八条用工单位使用个人、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或者未依法取得劳务派遣许可证的单位派遣的农民工,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用工单位清偿,并可以依法进行追偿。

2、0为深入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压实建设各方主体责任,提升农民工的法治意识和维权能力,5月9日,市司法局联合市人社局、市总工会部门,来到昌邑市城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施工现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进工地宣传活动。

3、区检察院及时向区总工会通报案件办理情况,并就进一步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线索移交、法律援助、争议化解方面沟通协作达成共识。与区公安局、区人社局、区住建局会签《关于根治农民工欠薪工作机制的意见》,促进农民工欠薪问题常治长效。

4、拖欠农民工工资适用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是专门针对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制定的法规,其中第三条明确规定:“农民工有按时足额获得工资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

5、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主要适用《劳动合同法》。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拖欠工资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相应的工资。

6、我国,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主要适用《劳动合同法》。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拖欠工资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相应的工资。这是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可以适用的主要法律之一。还有其他相关法律也可以适用于此情况。

7、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组织按照职责依法维护农民工获得工资的权利。新闻媒体应当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法律法规政策的公益宣传和先进典型的报道,依法加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的舆论监督,引导用人单位增强依法用工、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法律意识,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

免责声明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