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区矫正后,法院不一定会判缓刑,若犯罪分子所处的社区同意接受矫正的,则可以对犯罪分子判处缓刑。宣告缓刑后,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犯罪分子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2、则百分之百是判缓刑。若风险很大,则大概率不会判缓刑。对初犯,且社会危害性低罪刑犯人,法院多半会判缓刑。缓刑犯人会交到其住所地,由司法局监管,称之社区矫正。
3、甲、乙、丙人经预谋后,从淘宝店购买了某品牌的最新款手机30部,收到手机后拆下手机主板,换上废旧主板,然后利用7天无条件退货规则,将手机退货,从店主处获得全额退款。
4、张铁雁分析称,按照现行法律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一定的条件,可以宣告缓刑。缓刑考验期内,若法院并未同时禁止犯罪分子从事一定行为,且按照规定定期向主管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其具有一定行动自由。
5、按语:根据刑法第72条的规定,“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是适用缓刑的必要条件。《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据此,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适用缓刑应当充分考虑司法行政机机关的社区调查评估意见。
6、对其中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或者判决免予刑事处罚。拟建议法院判决免予刑事处罚的案件,原则上应当考虑作出不起诉从宽处理;拟建议法院判处缓刑的案件,应当充分考虑是否可以作出不起诉从宽处理。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