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取保候审人取保候审期间涉嫌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被立案侦查的,公安机关应当暂扣保证金,待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决定是否没收保证金。对故意实施新的犯罪的,应当没收保证金;对过失实施新的犯罪或者不构成犯罪的,应当退还保证金。
2、对于取保候审期间又犯罪的被取保候审人,应当立即取消其取保候审资格,并立即予以逮捕。这是因为取保候审本身就是一种宽容和信任的表现,被取保候审人取保候审期间应当严格遵守法律义务,不得再犯罪。其再次犯罪,就表明其已经失去了取保候审的必要性和信任基础,应当受到更加严格的惩罚。
3、社矫期内仍“狂飙”,缓刑变实刑!近日,一男子因缓刑期间,不遵守社区矫正的监管规定,经腾冲市检察院法律监督,提出收监执行检察意见后,法院裁定对其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原判有期徒刑十个月。
4、张某某取保候审期间,为赚取高额“介绍费”,运送他人他人偷越国境,导致一错再错...基本案情年7月13日,张某某因敲诈勒索罪被青原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3000元。
5、刑拘直诉速下判桐梓检察2024年5月6日,桐梓县检察院指派检察官对娄某犯盗窃罪“刑拘直诉”案件出庭支持公诉。桐梓县人民法院于十日内作出判决,娄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一千元。
6、诈骗案取保候审回家后,之后仍然有被判处实刑。是否判处实刑,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而论。取保候审是法院未审理判决前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并不是一种刑罚。法院审理后确定犯罪嫌疑人构成诈骗罪的,会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来定罪量刑。
7、量刑建议上写着适用缓刑。那么法院阶段很大判缓刑了。所以检察院阶段最好是委托律师去沟通,去辩护,争取一个好的结果。对于取保候审的案件,一年多都还没有联系,那么建议去问一下公安机关是否撤诉还是怎么回事,也不要觉得超过一年就一定会撤诉,最好是问清楚比较好。
8、但是大多数的案件都是会判刑的。具体是判实刑还是缓刑,判几年,那么是需要根据案件的情况,律师的辩护去综合考量。有家人牵扯到刑事案件被拘留,家属千万不要盲目的找关系,花钱,托人打点,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很容易上当受骗。建议咨询专业的刑事律师了解案件情况,做法律分析。
9、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方真的还钱了!然后该咋办?张三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调查后反馈给张三的信息是,对方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了,案件大概就要到此为止了。对方明明开豪车,住大房子,怎么就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了,张三不服气,自己调查证据后,开始追究对方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了。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