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资、薪金所得个税计算公式应纳税额=(总工次-“三险一金”-免征额)×税率-速算扣除数解释: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不超过6万的部分,税率为3%】,即收入范围(6,6万)实际生活中,收入工资达到6万的人是不需要纳税的。因为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已经抵消6万元了。收入达到24万的人,基本扣除额6万,专项扣除达到49980元,专项附加扣除96000元(父母+子女+房贷),扣除项累计205980元。比收入还高,不纳税。
3、若收到了该笔工资薪金,但是对扣缴义务人申报的数据存疑,自行和扣缴义务人沟通协商,若确实申报有误,扣缴义务人应为更正申报,若扣缴义务人拒绝更正申报,拨打其主管税务机关所地12366反映上述事宜。
4、小李决定用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验证一下。他的月工资是15000元,专项扣除2000元,专项附加扣除3000元。经过计算,他发现自己的应纳税所得额是5000元。查表后,他知道自己属于10%的税率,速算扣除数是210元。他算出自己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290元。当小李终算出自己到手的工资是12710元时,他不禁松了一口气。
5、计税工资计算公式为:计税工资=累计工资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计税工资是指劳动报酬扣除免税项目后的应当按国家规定缴纳所得税的部分。
6、工资扣税计算公式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11月报10月的个税,适用5000元新的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10月申报9月的个税,还是适用3500元旧的费用标准和旧的税率表。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