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法条

bj03 2025-06-11 法律知识

一、刑法盗窃罪多少条

1、盗窃罪量刑标准是多少 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刑法修正案》修订)。

2、盗窃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3、如,常见的盗窃罪,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犯罪,其基本犯的最高法定刑是三年有期徒刑,这里的基本犯是纯粹的数额犯。

二、盗窃罪法条有哪些

1、第二百五十三条 【私自开拆、隐匿、毁弃、电报罪;盗窃罪;出售、非法提 供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 毁弃、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三款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3、法条修改前后的主要变化 取消了盗窃罪适用死刑的规定。刑法修正案实施前,刑法规定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最高可以判处死刑。

4、法条依据为《刑法》第236条之一。 十为索取债务劫持他人,因拘禁行为导致他人重伤的,构成何罪?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又构成何罪? 【必考】答:构成非法拘禁(致人重伤)罪的结果加重犯。

5、盗窃罪(刑法第264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盗窃罪构成要件 详情 犯罪构成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三、盗窃刑法多少条

1、盗窃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2、《刑法》中关于盗窃罪的条文规定,主要就是在第264条中,其中明确了在不同的数额或者情节下,对盗窃罪的犯罪分子作出的处罚不同。

3、盗窃罪的认定法条,是根据《刑法》第264条规定来处理的,对于犯罪分子存在盗窃他人合法财产的,达到数额较大的就是可以追究盗窃罪的刑事责任的,具体情况下可以由司法机关根据涉案金额的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来进行处理。

4、盗窃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盗窃金额达到了1000元以上就可以追究刑事责任,这是对初犯而言的。

5、盗窃罪在《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中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等。这些规定为司法机关处理相关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

四、盗窃罪刑法第几条

1、盗窃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盗窃金额达到了1000元以上就可以追究刑事责任,这是对初犯而言的。

2、盗窃罪在《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3、我国刑法第264条规定了盗窃罪,但没有叙明盗窃罪的行为,通说主张“秘密窃取”是盗窃罪中取得他人财物的手段,并认为此客观要件要素,是盗窃罪区别于抢劫罪、抢夺罪、诈骗罪、侵占罪等其他占有型财产犯罪的重要标志。

4、盗窃在《刑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二百六十四条、第二百六十五条都有涉及。盗窃罪的罪名若是成立,那么盗窃行为人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等的处罚。

五、关于盗窃罪的法条规定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实施盗窃行为不构成犯罪的,一般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判处罚金,根据《解释》第7条规定,应当在1千元以上盗窃数额的2倍以下判处罚金;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但没有盗窃数额或者无法计算盗窃数额的犯罚分子,应当在1千元以上10万元以下判处罚金(下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盗窃罪是最古老的侵犯财产犯罪,几乎与私有制的历史一样久远。

导读:第一条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希望通过上面文章中的法律知识,应该已经帮助您解决盗窃罪的法律规定有哪些?相关的法律问题了。

六、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法条

客体上是对公私财物所有权的侵犯。客观上主要是行为人有窃取他人公私财物的行为,并且要求财物数额达到较大标准或者有多次盗窃、扒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等行为。自然人年龄达到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就能构成本罪。

导读: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

携带凶器盗窃构成盗窃罪,不要求达到数额较大,只要行为人携带凶器盗窃了具有一定价值的、值得刑法保护的财物,即成立盗窃罪。

七、刑法关于盗窃罪的司法解释

1、第一条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 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盗窃数额,是指行为人窃取的公私财物的数额。

2、第十三条 单位组织、指使盗窃,符合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及本解释有关规定的,以盗窃罪追究组织者、指使者、直接实施者的刑事责任。

3、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的“盗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犯罪主体。构成盗窃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行为人实施了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4、刑法关于盗窃罪的司法解释中规定了盗窃罪的认定范围、盗窃数额和事物、盗窃情节轻重的认定、情节轻重的处罚等方面内容。

5、最新两高办理盗窃罪司法解释是如何规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6、行为过失:行为过失是指由于盗窃人过失而导致财产被侵占的情况。例如,盗窃人未能及时发现某物件已经归还,属于过失侵占罪的范畴。 以上,是关于盗窃罪的司法解释的相关资讯,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