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诉讼时效适用范围 诉讼时效主要用于债权请求权;债权请求权是债权人请求债务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从原则上说,债权请求权都可以适用诉讼时效,如合同之债、侵权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等。
2、当然,并非所有的请求权均适用诉讼时效,比如请求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请求支付赡养费、抚养费或扶养费等;对于形成权等非请求权也不适用诉讼时效,这个有专门的除斥期间规定,完全不同于诉讼时效。
3、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各种财产性质的请求权。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管理的国家财产受到侵害的,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法律、法规对索赔时间和对产品质量等提出异议的时间有特殊规定的,按规定办理。
4、我国台湾地区,立法明确规定诉讼时效适用范围是请求权,《民法典》第125条规定:“请求权因10年不行使而消灭。”第963条规定物之占有人的返还占有、除去妨害和防止妨害请求权自侵夺或妨害占有或危险发生后一年间不行使而消灭。
5、各国对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的规定,在实践当中大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请求权模式,即诉讼时效适用于所有的请求权,其代表是德国的民法典。该法典规定:对于他人之作为或不作为的请求权,罹于时效。
6、A.当事人请求撤销合同B当事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C.业主大会请求业主缴付公共维修基金D.按份共有人请求分割共有物——答案在下方——正确答案 AB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民法典规定,普通的诉讼时效是3年,最长不超过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导读:《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三年。比之前规定延长一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民法典对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什么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题目我国《民法典》规定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 )。 A. 6个月 B. 一年 C. 两年 D. 三年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 我国《民法典》规定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开始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典规定,普通的诉讼时效是3年,最长不超过20年。《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第?百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典》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三年。比之前规定延长一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在最新的《民法典》中规定了遗产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主观:民法典关于普通诉讼时效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开始计算。
3年。普通诉讼时效,是指由《民法通则》统一规定的,适用于法律没有作特殊诉讼时效规定的各种民事法律关系的时效。《民法总则》第188条1款规定,普通诉讼时效的期间为3年。
我国《民法典》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是 ( )。 A.1年 B.年 C.年 D.年 C[解析]《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故本题选 C。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普通诉讼时效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如果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1、民法典第188条规定,请求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三年。而诉讼时效期间是从权利人知道或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义务人当日开始计算。如果,这期间超过二十年的,法院不予保护,但是有特殊情况,人民法院酌情延长。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九章诉讼时效,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九章诉讼时效,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4、民法典第188条都有哪些具体规定?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5、民法典第188条都有哪些具体规定?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6、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存在四种情况: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民法典》第188条第1款,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物业服务期限届满前,物业服务人不同意续聘的,应当在合同期限届满前()书面通知业主或者业主委员会,但是合同对通知期限另有约定的除外。
民法典第188条:统一3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典规定,普通的诉讼时效是3年,最长不超过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一是依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及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情况下为两年,四种特殊情形下为一年。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