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硕主观题真题汇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3条第一款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部分 法理学大纲 考试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为法学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程,通过学习、考核使学生获得研习法律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今后的研究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刑法》第134条第1款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134条规定如下: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1年刑法第134条规定《刑法》修正案134条危险作业罪的处罚是:处以一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管制。我国对于危险作业罪的认定是有着明确的判断标准的,满足构成要件的将会进行一定的处罚。
《刑法》修正案134条危险作业罪的处罚是什么? 《刑法》修正案134条危险作业罪的处罚是:具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现实危险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刑法》第134条对重大责任事故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判()年有期徒刑 A.5B.7C.15D.12《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规定,对违法开采的行为,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
第134条规定:“庭审期间,法庭决定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调查的,应当先行当庭调查。但为防止庭审过分迟延,也可以在法庭调查结束前调查。”根据该规定,法院应当先行当庭调查技术侦查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不应再将该问题留待庭外核实。
人民法院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应综合考虑上游犯罪的性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节、后果及社会危害程度等,依法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选择性罪名,审理此类案件,应当根据具体犯罪行为及其指向的对象,确定适用的罪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20年12月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已于2021年4月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3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
在适?举轻以明重的原理得出不利于被告?的解释结论后,还要求案件事实符合刑法规范。?抢劫罪是以?法占有为?的,对财物的所有?、保管?当场使?暴?、胁迫或其他?法,强?将公私财物抢?的?为。
且题中并没有说甲是否是完全刑事责任能,?般情况下,没有特殊说明的都认为是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因此甲的?为应认定为故意杀?即遂,所以C是正确的。
知识点:刑法的解释 错误率统计:77% 0(不定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刑法》第67条第2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解释是对刑法条文规则的适用,而不是创造规则,解释是司法活动,而非立法行为。 解释的原理 在解释刑法时,应当在形式解释的基础上,考虑实质解释的需要。
【考点】刑法解释 【难度】★★ 【答案】B。解析:立法解释不是刑法的渊源,进行立法解释时,也需要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因此,即使是立法解释,也不得进行类推解释。①说法错误,②说法正确。
刑法的解释是指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述。刑法条文所具有的一定程度上的抽象性和稳定性,决定了刑法解释在正确领会立法意图、准确适用法律上的必要性。
法治思想、法理学、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主观题考试设置选作题的(2018年至2022年,都是行政法和商经法二选,应试人员可选择其一作答。
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坚持不偏不倚、不枉不纵、秉公执法原则,反映了我国刑事诉讼“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理论观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20年12月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本题对于刑罚论知识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查,具有一定难度。刑罚论的问题,主要关联诸多刑法和司法解释的具体规定,较为细致、具体,作为刑罚制度的知识难点,可以随机出现在各种复杂疑难案件之中而成为一个考点。
1、刑诉法司法解释的最新版本是2021版,目前仍以此为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20年12月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20年12月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3、《解释》在2012年刑诉法解释的基础上增加107条,超过200个条文作出实质性修改,现共有27章655条,是最高人民法院条文数量最多的司法解释,内容丰富、意义重大。
4、刑法的解释 以解释的主体或者解释的效力为标准,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立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所作的解释。刑法实施中,司法机关发生分歧,立法机关出面解释。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20年12月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6、法律 刑法本书涵盖刑法相关常用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及相关示范文本,书中收录文件均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部委经过清理修改后的现行有效标准文本,方便读者及时掌握最新法律文件。
刑法修正案属于?法,不属于?法解释,它是刑法典本?的内容。效?等级:?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没有法律效?。(?)解释的技巧 平义解释:是指按照该?语最平?的字?含义进?解释。
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以来先后通过了一个决定、十个刑法修正案和十三个有关刑法的法律解释,及时对刑法作出修改、补充和明确适用。总体看,现行刑法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和预防、惩治犯罪的需要。
所以,立法解释不是法律的渊源,但刑法修正案属于刑法典的组成部分,属于刑法的渊源。 刑法解释的主观解释论(解释刑法追求立法原意或者立法本意,即探求立法者的主观立法本意)。
[释义] 本条是关于刑法修正案生效日期的规定。 根据本条的规定,本修正案自公布之日,即2001年12月29日起施行。 修正案是在不改变原刑法条文顺序的基础上,对其内容修改的一种方式。
本条是《刑法修正案(十》新增的内容,是关于妨害安全驾驶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构成这一犯罪通常具有以下三种行为: 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
解析:刑法修正案是对刑法典本身的修正,属于刑法典的内容,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我国目前有10个刑法修正案,《刑法修正案(十)》自2017年11月4日生效,该修正案增设了侮辱国歌罪。故C、D选项正确。本题答案选BCD。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