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B A项错误。投放危险物质罪中的“危险物质”,既包括毒害性,也包括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故甲应对其投毒及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B项正确。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4、③《刑法》第17条第二款规定,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对爆炸罪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在年龄判断问题上,只要能够确定行为人已经达到刑事法定年龄,即使无法确定具体生日或者具体年龄的,也不影响刑事责任的判断。
5、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6、每小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机动车驾驶员赵某因疲劳驾驶,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李某受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该事故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1、该修正案将刑责年龄底线降至十二周岁,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正确答案为A。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修正案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将刑法第十七条修改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6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刑法修正案(十对现行刑法作出多处修改。其中包括,将刑法第十七条修改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刑责年龄底线降至12周岁、网络招聘信息不得含有歧视性内容、惩戒学生可以批评训导不能伤害侮辱……法治有温度,社会更进步。
5、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民法典中,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由10岁下调为8岁,刑法修正案十一将刑事责任能力下调为12岁。
6、刑法修正案(十于2021年3月1日开始实行刑事责任年龄底线降至12周岁。 催收非法债务罪是《刑法修正案(十》新增设的罪名,本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本次拟修改刑法,降低入刑年龄,由14周岁降为12周岁,哪怕是小恶魔也会有刑法的制裁,随着社会发展,如今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成熟加快,辨认和控制能力提高,适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进程。
有鉴于此,《刑法修正案十一》将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调低至12周岁。对于不满12周岁的行为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未满12周岁的人不构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注:不满12周岁即是小于12周岁。 《刑法》第17条规定的“周岁”,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周岁生日的第2天起算。
根据以前的刑法规定,14岁以下是不负刑事责任的,这条法律犹如一块“免死金牌”,让很多该年龄段的孩子无视法律的威严。如今,这一状况得到了改变。
草案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
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12周岁。 《刑法修正案(十》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拟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
《刑法修改案(十》今日起正式实施,其中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调整,规定已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修正案将刑事责任年龄由14岁调到12岁。这个调整是非常局部的,主要针对的是社会上一些呼声和受害人家属的诉求,未成年恶性犯罪不能完全不管。
1、对于刑法规定的一般犯罪都要求的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也称为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意即已满16周岁的人对一切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2、将刑法第十七条修改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2019年大连10岁小女孩被杀案件,引起全社会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热烈讨论,那么《刑法修正案(十》中新调整,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要负刑事责任。
4、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5、不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虽经《刑法修正案(十》修正,但法定最高刑仍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换言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自然不可能由中级法院一审。
最新刑法修正案施行,最低刑责年龄下调至十二周岁 作者:法宣 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1年第3期 法宣 2021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以下简称《修正案(十》正式实施。
此次刑法修正案中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而在《刑法修正案(十》施行之后,只要公民在犯罪行为发生时年满12周岁,同时其行为满足了该条规定的要求,经最高检核准追诉,就要负相应的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刑事责任年龄已经下调到12周岁。
昨天(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刑法修正案(十新增条文13条,修改条文34条。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12-14周岁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限定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这主要是考虑处于这一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对于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行为已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
2、降低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12~14周岁,对杀人、伤害+致死、残忍手段致重伤且严重残疾+情节恶劣,负刑责。 修正法条表述:将原“投毒”,订正为“投放危险物质”。
3、(14-16岁的是只负这8种罪名的责任) 3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不满12周岁的人(不满12不包含12周岁),不承担刑事责任 不满12周岁的人只是不承担刑事责任,并非所有责任都不承担。
5、无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未满12周岁的人不构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注:不满12周岁即是小于12周岁。 《刑法》第17条规定的“周岁”,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周岁生日的第2天起算。
6、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要负刑责 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和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