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还应当详细询问并记录肇事车辆的颜色、特征及其逃逸方向有关情况。报警人不报姓名的,应当记录案。报警人不愿意公开姓名的,应当为其保密。第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应当按照规定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有人员伤亡的,应当及时通知急救、医疗、消防有关部门。
2、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3、肇事者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却故意逃离现场。肇事者发生交通事故后,明知自己有责任,却故意逃离现场,那么就可以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肇事者事故发生后,未对受害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助,如没有报警、没有拨打急救电话。
4、离开现场是否算肇事逃逸,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驾驶员发生事故后,明知发生了事故,为了逃避责任而故意离开现场的,那么可以认定为肇事逃逸。但驾驶员不知情的情况下离开现场,后来知道事故发生并立即返回的,不认定为肇事逃逸。
5、装载的货物遗洒、飘散过程中导致交通事故的,蓝色车全责!0普通级:一点即懂型变道时影响正常行驶车辆,蓝色车全责。有“让行标志”,未让行优先通行车辆,蓝色车全责。超越前方正超车的车辆的,蓝色车全责。
6、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严惩,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