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贞观令规定男性二十岁、女性十五岁可以结婚,旨鼓励早期婚姻来保证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宋代的嘉定令进一步将法定结婚年龄降低至男16岁、女14岁,加强了对年轻人婚姻的管理。明清时期的法律如洪武令和通礼也沿袭了早婚政策,强调早婚早育对社会的重要性,违反者会面临严厉的处罚。
2、任泽平:建议降低法定婚龄到18岁来源:泽平宏观。任泽平指出,中国法定结婚年龄男性22岁、女性20岁,远远高于欧美亚世界各国,与之对比的是,日本男性18岁、女性16岁,美国男性18岁、女性18岁,印度男性21岁、女性18岁,德国、法国、加拿大、墨西哥男性18岁、女性18岁。
3、目前来说是不可行的,因为法定结婚年龄的确定还要考虑到我国的社会和公民的自然两个方面,而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有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所以目前男性不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性不早于二十周岁结婚是比较合理的。
4、几乎每年都有专家建议下调的法定结婚年龄,最好下调到18岁或者16岁,网友一看,吵翻了天,有的人不同意,认为太早结婚对年轻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本该是读书的年龄,为什么鼓励要去谈恋爱呢?也有网友举双手赞成,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有利于提高生育率。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年1月1日执行中没有降低法定结婚年龄,现的法定结婚年龄依然是男方为22周岁,女方为20周岁,低于法定结婚年龄的情况下,婚姻登记机关不会出具结婚证,以夫妻关系居住一起的,婚姻关系也不受保护。
6、专家:中国法定结婚年龄偏大尽管如此,我国生育率逐步走低、出生人口持续减少的背景下,下调法定结婚年龄的建议仍不时出现。年,某大学法学院教授指出,对法定婚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的规定依然过高,应适当降低,建议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女不得早于十八周岁”。
7、3月4日,全国两会正式开幕,关于人口结构和生育政策的讨论成为焦点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甘华田教授建议,实施更加积极的生育政策。
8、学者:男22岁、女20岁的法定婚龄应适当降低6月16日,北京理工大学第三届研究生集体婚礼该校校园内举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颁布了两部婚姻法。第一部是1950年婚姻法,其第4条规定“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
9、我国编纂民法典的历史背景下,婚姻家庭编中如何规定法定婚龄备受注目。目前,婚姻家庭编草案二审稿中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延续了婚姻法的规定。笔者认为二审稿中对法定婚龄的规定依然过高,应当适当降低,建议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女不得早于十八周岁”。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