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些情况下,醉驾被免除刑事责任。一些的情况:酒驾被判处6个月以下的拘役并处罚金酒驾者被判处6个月以下的拘役并处罚金,那么某些情况下免除刑事责任。这是因为法院会考虑犯罪者的悔过表现、社会危害性,认为其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2、党员或公职人员因为酒驾造成交通事故或者醉驾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检察机关作出相对不起诉、法院判决免于刑事处罚的,对党员给予党纪重处分(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对公职人员予以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
3、是不能免于刑事处罚的。罚款将根据酒精含量、所驾驶车辆的类型进行处罚。血液每百毫升酒精含量达到20mg,但低于80mg的,属于饮酒驾驶范围;但是,血液每百毫升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毫克,就属于醉驾。酒精含量160以下属于醉驾,醉驾属于犯罪行为,必然会面临相应的惩罚。
4、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江苏省:八种情形的规定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情节较轻,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的被告人,可以宣告缓刑,但被告人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除外。
5、不能因为醉驾入刑没有设定情节限制,就突破刑法总则第十三条的规定。实践中,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情节轻微或者显著轻微的情形,应当依照《刑法》三十七条、第十三条的规定,依法免予刑事处罚或者不作为犯罪处理。
6、《意见》处理轻微醉驾行为时,虽然不予以刑事处罚,但行政处罚依然严格。这种行政与刑事的衔接,不仅体现了对初犯或偶犯的人性化处理,也保持了对醉驾行为的必要威慑力。《意见》还提出了包括普法宣传、协同治理、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内的综合治理举措。
7、醉驾只要符合免于刑事处罚的条件,应该是可以免于刑事处罚的,比如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这种情况应该是可以的,是可以免除刑罚的。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处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8、但《意见》并未放松对严重醉驾行为的惩治和处罚。《意见》具体规定了因酒驾、醉驾曾受过处罚15种从重情节,规定了不适用缓刑的10种情形,对存发生交通事故、行为危险性大以及主观恶性深情形的,从重处理;同时明确了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理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5种情形。
9、新量刑指导意见:醉驾免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该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规定酒后驾车不得定罪处罚或者免予处罚自酒驾被引入刑事处罚。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