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常见的方法是虚假转换收入,这个方法被一些带货主播、明星用烂了,简单说是设立个独、个体工商户,用个独、个体工商户来开发票收款,将工资薪酬转换为经营收入。
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很多地区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允许研发费用税前按一定比例加计扣除,超过部分还以后年度结转。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各国政府为促进特定行业或区域发展,往往会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措施,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小微企业税收减免、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符合条件的企业应积极申请。
3、重点检查企业工资表中是否存人员已离职、甚至已死亡,但仍然申报个人所得税,未及时删除人员信息的现象;现金发放工资:检查是否留有真实的员工签字领取记录;检查与签字人员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书。
4、用工资+报销发票的方式来避税。工资少,拿着发票去抵扣,也是一种避税的手段。这样的实践难以称得上正大光明,但却普遍存。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得到手的钱多了,但另一方面,许多合法权益也会同时少得多。例如社保公积金福利,还有裁员补偿。需要更多的权衡和取舍。
5、双方约定不定时,规避加班费?答企业岗位适用不定时工作制,需要事先获得劳动行政部门的批准。企业与员工约定适用不定时工作制,约定无效。计件制规避加班费?答计件制是核算薪酬的方式,并不能帮助企业规避加费风险。
6、个人卡一类账户,单笔金额超过5万。股东年交易金额300万-600万以上的。一旦被税务部门“盯上”,并做实存涉税违法行为,会面临以下处罚:补税:补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税。滞纳金:按日加收万分之五滞纳金。罚款:按少缴税款给予5-5倍的罚款。
7、【风险点1】企业支付给实习生的工资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风险级】★【风险描述】与中职业学校和高院校签订三年以上期限合作协议的企业,支付给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产生被税务机关查处并处以加征罚款以及滞纳金的税务风险。
8、个雷区:虚开发票套取资金发放工资奖金。这种做法像是刀尖上跳舞,看似巧妙,实则危险至极。拿淮安市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他们自以为聪明,签订虚假咨询合同,获取了26份虚开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总金额高达2025万元。这些套取的资金中,将近180万用于给员工发放奖金,导致少代扣代缴个税近39万元。
9、小李决定,从自己做起,提高税收意识,了解工资构成,主动关注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情况。他还打算向公司建议,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纠正,保护公司和员工的共同利益。经历了这的"税务冒险",小李深刻认识到,这个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想靠小聪明逃避税收,无异于关公面前耍大刀。
10、大额的股权转让其实是税务稽查局重点关注的对象,尤其是申报转让价格低,没有交多少税款的股权转让。案例中公安机关立案前,鲍某能把欠的税款、滞纳金和罚款足额缴纳了,那么不会到刑事立案的阶段,也不会有刑事处罚这回事。之所以会走到刑事处罚,还是因为鲍某没钱去交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