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政复议法宣传标语 “用行政复议维护公平公正,保护权益为民意”的宣传标语可能适用于新行政复议法的宣传活动。
第六条 实施行政强制,应当坚持教育与强制相结合。第七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行政强制权为单位或者个人谋取利益。
第一条 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制度在解决行政争议、建设法治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制定本条例。
行政复议决定书 丽松政复〔2023〕16号 申请人:汪某。 被申请人:松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住所地:松阳县西屏街道青云路208号。 法定代表人:陈林贵,任局长。
第十一条 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释义】 本条是关于行政复议申请形式的规定。
【释义】本条是关于?政复议期限和?政复议决定书的规定。 依照本条?款规定,复议机关?受理复议申请之?起六内要作出复议决定,也就是说,六内要完成整个复议?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七十一条 被申请人不依法订立、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行政协议的,行政复议机关决定被申请人承担依法订立、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
行政诉讼法颁布以后,为配合行政诉讼法的施行,1990年12月国务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条例》,对行政复议制度作了比较系统的规定,促进了行政复议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第一条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十)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 (十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释义】 本条规定了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范围。
【释义】 本条是行政复议案件审查工作和作出决定具体处理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及依据的原则规定,它是行政复议工作程序和结果的形式的法律依据。
1、第十条 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申请人。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行政复议。
2、我想要行政复议法全文,谢谢~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 第三条 依照本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是行政复议机关。
3、第二条 行政复议是指申请人请求有权行政机关复议对其行政行 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的一种行政行为。 第三条 行政复议适用本法。 第四条 行政复议依法进行,由行政机关复议决定。
4、2018年,全国各级行政复议机关针对办案中发现的违法共性问题,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4958份,责令有关行政机关有针对性地改进执法;其中,司法部制发国务院行政复议裁决意见书43份,约谈有关方面26次,使行政复议长出了倒逼依法行政的“牙齿”。
5、2022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对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如下主要修改:一是,完善立法目的和原则。
6、在热烈的掌声中,深受师生敬爱的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应松年教授做客第68期法治政府论坛——“行政复议法的修改”专家讲座。论坛伊始,担任主持人兼评议嘉宾的中国政法大学刘莘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行政复议法修改的时代背景。
1、第九条行政复议期间,行政复议机构认为申请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被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可以通知其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照行政复议法和本条例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
3、行政复议所针对的主要是具体行政行为,还有一部分抽象行政行为。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可以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行政处罚是行政复议范围内最主要的具体行政行为。
4、依法负有履行行政复议法定职责的机关,应当严格依照《行政复议法》及《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之规定,对申请材料进行处理。
完善行政复议制度,规范行政复议程序,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增强社会公信力和政府执行力。 修订重点内容 扩大行政复议范围,明确抽象行政行为可以纳入行政复议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一条 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23年9月1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2023年,我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正式出台,这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该条例旨在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程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提高行政效能。
新旧对比:《行政复议法》(2023年修订) 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简称为“《新行政复议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2023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全文) 导读:行政诉讼法是为了规范和保证人民法院可以正确、及时的审理行政案件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觉得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第一条 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介绍:本节目根据2023年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录制。【法律有声计划】是云律声的公益项目,我们旨在将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法律类文件有声化,为有需要的法律学习者提供免费、无障碍、便利的学习方式。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推动31个省(区、市)和新疆兵团全部出台本地区改革实施方案,基本实现省市县三级行政复议职责集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于2022年10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修订背景 现行行政复议法于1999年施行,并于2009年和2017年分别对部分条款作了修改。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对构建统科学的行政复议体制作出部署,要求抓紧修订行政复议法,将改革方案转化为相应的法律制度,确保改革于法有据。
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于2022年10月27日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修订草案共7章、86条。现推送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草案说明、全文及修改前后对照表,以飨读者。
第一条 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 第三条 依照本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是行政复议机关。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