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

bj03 2025-06-11 法律知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司法解释有几个

1、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结合审判实践,就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查明外国法律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适用外国法律的,应当根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查明该国法律。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2年12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6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7日起施行。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第2款规定,各方当事人援引相同国家的法律且未提出法律适用异议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当事人已经就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做出了选择。

4、2011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下文简称《法律适用法》)将意思自治原则视为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这是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立法的重大突破,反映出我国立法理念的重大变化。

二、求民法名词解释,越全越好

民法学2——名词解释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财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以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以该财产卖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关系。

第二篇:材料科学基础最全名词解释 固相烧结:固态粉末在适当的温度,压力,气氛和时间条件下,通过物质与气孔之间的传质,变为坚硬、致密烧结体的过程。 液相烧结:有液相参加的烧结过程。

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是指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侵犯。

民法 专业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代理:失意人以他人的名义或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与第三人为民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或 者间接归属于该他人的法律制度。以他人名义或者自己名义为他人是是民事行为的人,成为代理人。

民法(名词解释) 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该代理行为有效。

三、我国票据法哪几种背书效力无效

1、背书不得附有条件,票据法规定,背书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具有汇票上的效力。 背书记载“委托收款”字样的,被背书人有权代背书人行使被委托的汇票权利。

2、汇票须完整转让,将汇票金额的一部分转让的背书,或将汇票金额分别转让给2人以上的背书无效。 背书不得附有条件,票据法规定,背书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具有汇票上的效力。

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背书行为无效的情形包括票据质权人以质押票据再行背书质押、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票据持有人背书转让的等。

4、正所谓无背书,不权利。我们知道票据背书是持票人为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或授予他人行使,而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一种票据行为,在这一票据行为下,记载和签章是构成有效票据背书的两大要素。

5、我国票据法规定了以下几种票据无效的情形值得注意的是,在台湾地区的票据法中规定,票据金额的中文大写和数码不一致时,以中文大写为准,而票据仍然有效。票据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

免责声明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