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草案征求意见

bj03 2025-06-11 法律知识

一、征求意见稿是什么意思

1、出于对采购项目的慎重,项目负责人对外部征集相关的意见公告(主要是对潜在供应商,储如相关参数等等进行咨询),也是一种政府采购公开公平的体现。所收集的意见如果采纳,会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

2、征求意稿一般指法律、规章制度或其他文件在提交正式审议批准或决定前向社会公众或特定部门、群体、人员征求修改意见的文件版本。

3、讨论稿是指正式文件出台前用以进行讨论的草稿。需要征求其他部门的同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八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4、在2022年7月6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在通告中,调整共同申请人的范围中明确申请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不论有无缴存住房公积金均可以作为共同申请人。

5、在今年5月份公布的《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当中有规定:保险机构不得违反监管规定针对普通消费者提供多层嵌套、结构复杂的产品。 对消费者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 以后大家买保险再遇到捆绑销售,就一定要注意了。

6、权重法就是监管在管理办法中给每类资产设定一个规定的权重,比如《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的大中企业100%,中小企业85%,小微企业75%。

二、请问草案和征求意见稿有何区别,各自实用的文体

1、 求意见稿一般指规章制度或其他文件在提交正式审议批准或决定前向社会公众或特定部门、群体、人员征求修改意见的文件版本。草案指初步的方案;拟成而未经有关机构审定、公布的,或虽公布而尚在试行的法令、条例、规章等。

2、一般先经过征求意见稿再形成初步的草案经相关部门审批。法律分析法律征求意见稿一般指法律、规章制度或其他文件在提交正式审议批准或决定前向社会公众或特定部门、群体、人员征求修改意见的文件版本。

3、 与工作文件的区别 决议草案与工作文件在格式上没有特定的要求不同,作为正式文件,决议草案有严格的写作规范和用语要求。一份完整的决议草案包括草案标题和草案正文,其中正文又分为序言性条款和行动性条款。

4、01批示与批复的区别 批示是机关领导人对文件处理所批的实质性的意见,即看法、做法是其着力点,应该写在批示单上,有时批在文头余白处。

5、请问草案和征求意见稿有何区别? 征求意见稿一般是指规章或其他文件在提交正式批准或决定之前,向公众或特定部门、团体、人员征求修改意见。 草案是指初步计划;法律、法规、规章等。

6、准确性原则:准确地表达铁路管理部门和客户的需求和意见,突出事实、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保证公文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三、法律草案及其起草征求意见的条件和时间

第二十条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并可以适时组织代表研读讨论,征求代表的意见。

第二十条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并可以适时组织代表研读讨论,征求代表的意见。

第十九条 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地方性法规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三十日前将地方性法规草案及其说明发给代表,并可以适时组织代表研读讨论,征求代表的意见。

《立法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会议后将法律草案及其起草、修改的说明等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但是经委员长会议决定不公布的除外。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时间一般不少于( )日。

为了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立法质量,现将《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时间自2023年7月28日至8月27日止。

四、法律草案征求意见后多长时间审议

1、按现行的规定,每次征求社会意见的时间为一个月。一部法律或法律的修改,需要经过三审,每次征求意见都是一个月;至于征求意见结束后,何时必须进行审议,法律没有强制性规定,这主要由人大常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再明确。

2、列入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原则上,应当将法律草案及其起草、修改的说明等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时间一般不少于三十日。至于法律草案何时付诸表决,以及能否通过,在时间上并没有限制性的规定,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按现行的规定,每次征求社会意见的时间为一个月。 一部法律或法律的修改,需要经过三审,每次征求意见都是一个月; 至于征求意见结束后,何时必须进行审议,法律没有强制性规定,这主要由人大常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再明确。

4、一个草案(或者说是意见征求稿),从征求意见到真正实施,要多长时间... 按现行的规定,每次征求社会意见的时间为一个月。

5、法律分析:按现行的规定,每次征求社会意见的时间为一个月。一部法律或法律的修改,需要经过三审,每次征求意见都是一个月;至于征求意见结束后,何时必须进行审议何时实施,法律没有强制性规定,这主要由人大常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再明确。

五、法律草案及其起草修改的说明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

第十八条起草部门应当采取书面征求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播电视系统从业主体、行业协会、商会、行政相对人等方面意见。

将第十四条改为第十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起草规章,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应当将规章草案及其说明等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少于30日。

“起草行政法规,起草部门应当将行政法规草案及其说明等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但是经国务院决定不公布的除外。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少于30日。

根据立法工作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于2022年初启动立法法修改工作,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认真研究,提出了立法法修正草案。

六、法律草案征求的意见会公示吗在哪里看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近日公布《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这是全国第一个公示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条例。

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或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flk.npc.gov.cn)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号,邮编:100805。信封上请注明公司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征求意见)。

6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闭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实际上早在 就启动起草,国务院法制办于 底发布了该法的征求意见稿。到今年9月1日,这部《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终于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取得通过。

10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布,并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进一步明确了如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对于违法收集、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也制定了更为严厉的处罚措施。

现将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方式反馈意见: 第一,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具体网址:http://www.samr.gov.cn),进入首页“互动”栏目下的“征集调查”提出意见。

七、法律征求意见稿和草案有什么区别

1、法律分析法律征求意见稿一般指法律、规章制度或其他文件在提交正式审议批准或决定前向社会公众或特定部门、群体、人员征求修改意见的文件版本。

2、 与工作文件的区别 决议草案与工作文件在格式上没有特定的要求不同,作为正式文件,决议草案有严格的写作规范和用语要求。一份完整的决议草案包括草案标题和草案正文,其中正文又分为序言性条款和行动性条款。

3、司法部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会同审计署对送审稿作了修改完善,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修正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草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4、法律意义上的“有损”和“伤害”,应该是行为导致的后果是客观存在且可被认定的,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感觉受到了冒犯就可以作为定罪的依据。 如果真的有伤害,那就应该有被伤害的主体。在这个条款里,受伤害的主体可以认为是中国公民整体。

5、法律征求意见稿和草案有什么区别 一般先经过征求意见稿再形成初步的草案经相关部门审批。 法律分析 法律征求意见稿一般指法律、规章制度或其他文件在提交正式审议批准或决定前向社会公众或特定部门、群体、人员征求修改意见的文件版本。

6、一部法律草案,一份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稿,在同一天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果说巧合的话,只是两则新闻的时间相同。

免责声明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